消費商品與時尚之間的跨界已成普遍現象。隨著中秋節日益臨近,那些希望為中國顧客留下深刻印象的品牌認為,這個傳統的團圓佳節當然是不可或缺的商機。如今,以融入中國文化元素為關鍵賣點的眾多現代消費品牌,也在加入這個國家迅猛增長的國潮。
在中秋節的營銷策略中,月餅禮盒最常見。但制作正宗風味的月餅可不像設計盒子那樣容易。于是,一些外國品牌通過與中國本土消費品公司或酒店合作,以實現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悶頭制作自家品牌的月餅。
在今年的此類月餅合作競爭中,文化機構走在最前面。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與中國的大零食銷售商來伊份合作,紛紛推出靈感源于博物館藏品的月餅禮盒。有趣的是,此類合作得到零售商品牌代言的推廣,并被發布在電商平臺上。
盧浮宮博物館則與哈根達斯中國(公司)合作,推出以維納斯、蒙娜麗莎等藝術女神為主題的冰淇淋月餅。在其他領域,軍事競爭游戲《和平精英》與北京老字號糕點品牌稻香村合作,推出月餅禮盒。
除了與文化機構,時尚品牌還與中國本土的美食伙伴開展合作。比如,某時尚運動品牌與上海一家米其林二星級法式餐廳共同推出一款月餅禮盒。這些在中國當地享有盛譽的糕點店和酒店,不僅成為食品行業以外品牌的優質合作選項,還有助于幫助相關品牌在遍布全球的中國消費者中引發共鳴。